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18/8/13 10:59:00  浏览量:8706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中考考试科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是高中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基石,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大家公认的一门枯燥无味的科目,也因此,道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期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因此,本文从初中政治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展开相关研究。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陈旧的教学方式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而言,面对着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没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然而更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的是一些教师采用的方式仍然是陈旧的和无趣的。这当然也是有一定原因存在的,例如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等。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要只是一如既往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在讲台上进行着自己的独家演讲,下面的学生却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是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课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二) 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很多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听。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道德与法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很少使用,而是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题海战术”被我们老师应用得炉火纯青,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新课程理念被误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及其理念的片面误解,对新课程改革精髓把握的不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造成两种倾向: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现为:一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二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

  (四) 道德与法治老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不够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对于课堂上角色分配已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作为指引者的角度,对学生积极地进行有效引导。但是,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老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仍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取主导式的教学地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对学生的接受知识能力与授课效率的提升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难度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考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沟通和交流,不会的问题可以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既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极好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多种思维和观点的碰撞,能够使知识共享,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减小学生学习的阻碍,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二)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

  要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纸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来展开教学,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多是些抽象的知识,还有些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单调乏味,学生或许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把通过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材料来表达这些知识内容,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需要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例如进行一些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来辅助教学,利用这些手段来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使课程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政治课堂组织的各种活动,学生应当铭记尊重教师,爱戴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四) 以鼓励式教学为主,科学评价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以对错来评价学生,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不是一门可以以简单对错来进行区分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一方面在评价时要注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即便学生表达的看法不符合社会主流,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乐于主动思考,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从而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楊兵晨.中学生.2013.

 与教学质量有关的初中政治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