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探索

更新时间:2017/2/23 8:56:00  浏览量:3570

  摘要:感恩教学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校基础教育的渗透及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与协调一致的配合,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品德教学;感恩教育;教育渗透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教育点拨和引导,要通过品德课堂这一阵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形成感激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一、处理教材,注入感恩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手中的课本,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应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这样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才能将感恩教育根植于学生心中。

  1、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经历,用心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内心世界,丰富情感世界,变得敏感、细腻。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拥有幸福的生活,把父母给予自己的关怀和疼爱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往往觉察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学生的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只有不断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因此,才能变认识为行为。在教学《我的成长树》一课时,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课前采访父母,收集儿时物品,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毛笔、成长册,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以学生的直接参与学习实践代替教师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在社会活动中形成道德观念,不断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二、将感恩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由

  记得在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暑假里最有趣,最快乐的一件事这一环节时,同学们个个举起稚嫩的小手,有的说:“我暑假吃了香喷喷的肯德基。”有的说:“我了芜湖方特游乐园……”学生说得兴奋,我听得认真,可是陈飞同学说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最快乐的事,是妈妈在我生病时,为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我感觉是我暑假中最难忘的事,也是最快乐的事,那是妈妈爱我的心,我要感谢妈妈,谢谢妈妈为我做了可口的馄饨。”听完之后我心头一热,被眼前这个相貌普通的孩子的话感动了,震撼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让全班学生对陈飞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热烈而持久;对他进行了表扬,表扬他懂得孝敬父母,懂得谢谢父母,懂得感恩。于是我借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感谢老师的批评教育,因为老师使你一天天懂事起来,是老师给了你智慧,给了你知识……要学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帮妈妈拿一双鞋,一句问候“妈妈辛苦了……”感谢同学在你摔跤时扶你起来等。总之要感谢的事有很多,在你受到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进行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就像三月的阳光洒满校同的每个角落,因而受到广大家长与校领导的好评,都说我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上得好,教得“活”,抓得“实”。

  三、开放空间,引领感恩实践体验

  “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使品德课与其他学科,与家庭、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成为深受学生喜欢并乐意接受的课程。感恩教育更需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感恩之情激发的基石。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最直接的场所。因此,我们要“以校为本”,在学校中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德育特色,我校突出“心存感恩,至诚致远”的主题,开展了以“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激祖国”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学校在运动场的长廊上,设计以感恩为主的古今中外人物图片和以故事为主的连环画,如孔融让梨,诗人孟郊的作品《游子吟》等,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设计了感恩语录墙……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诸如此类,由于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做到了认真部署,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充實,形式多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品德教师也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参与其中配套学校共同过好传统节日,丰富校园文化,感恩之氛围非常浓厚。

  四、配合家庭教育,培养感恩的习惯

  孩子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等,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他们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为了使活动有效进行,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功能,增强活动效果。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瞧!我能行》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找岗位,引导学生在家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并填好“家庭联系卡”。一段时间后,评比哪些同学能主动、经常做家务,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教育的实践性。

  教学实践证明,开放的品德教育课堂使感恩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品德课教师要多在品德教学这块沃土上关注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之树”。

 与感恩教育有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