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试论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培养

更新时间:2017/2/16 12:58:00  浏览量:3293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是陶冶艺术情操的重要一环,审美能力对于美术的学习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本文就此目标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中美术 学生审美 培养方法

  引言

  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发展较快,是培养艺术审美的好时期。但是审美能力与年龄并不是成正比的,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在我国,过度注重技能手法而缺少审美培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先从教学过程着手。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如何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存在的阻碍

  1.1美术教材编排存在一些瑕疵

  美术教科书各板块的内容不够紧凑和完整,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美术是包含书法、雕塑、建筑、摄影等方面的广义概念,课程设置应该更开放,不能局限于某个板块。同时,各个科目之间可以互相衔接,从各个角度理解美、发现美。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该注重美术的实用性,不能只讲解美术史和绘画技巧,作品的艺术特色也要顾及[1]。

  1.2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因为学生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对美术和音乐等科目都不重视,觉得学习这些是浪费时间,在课堂上态度消极、不愿认真听讲,甚至会做其他科目的功课。课上不认真学习,课后没有花时间研究,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为没有系统专业地研习,学生对于美术的鉴赏只能流于表面,无法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刻意义。

  2.学生欠缺审美能力的原因

  2.1社会功利性观念的影响

  虽然国家近年都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应试教育仍然盛行,影响家长和学生对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看法。美术一直被当作副科对待,学生学习的首选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高考要考多个科目,这些已经让学生们筋疲力尽,无暇再学习美术欣赏课。

  2.2美术配备不足

  一方面,美术老师缺少,导致一个老师同时教几个班级,有些力不从心,降低了对课程设计的要求,减少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部分。另一方面,因为“美术是副科”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师不愿意教授美术这个科目。学校相应地减少了对美术的资金投入,聘请的老师很少是专业科班出身,美术方面的配备很缺乏。

  3.培养审美能力的策略

  3.1改变教学方法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度不高,因此教师要学会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全面观察作品,领悟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而不单单是画家运用的技法和材料,让他们对美术有进一步的认识。美术不是简单的色彩搭配和结合,更多的是传递画家的一种态度、一种情感和一种理念[2]。欣赏经典作品,避免空洞地解释理论,要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拓宽学生的审美思路和界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借助音乐、文学和影视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尽量选用实物或是用现代物品代替年代久远的东西,加以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让他们产生联想,更好地理解作品。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培养审美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想提高审美,可以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美,从生活中提取创造的素材,获得灵感。例如在讲花鸟画这一课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去家附近拍一些照片,在课堂上展示,教他们如何画出花、鸟、树等素材。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绘画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和认真,因为熟悉操作,比较熟练。或者在谈到建筑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去当地有名的建筑参观写生。直观的感受会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和创作激情,审美能力会得到一定幅度的提。

  3.2注意因材施教,支持个性发展。

  由于思想的差异,每个人对于美术的欣赏和感悟都有见解。为了培养审美能力,教师不应片面否定一些同学的观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应给予尊重,用恰当的方式指导和点拨他们。此外,还要打破他们的固有思考习惯,让他们领悟艺术现象和艺术真谛,把具象性作品成功过渡为抽象性作品。比如我们当初学过的画杨桃这篇课文,有人画成了五角星,结果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因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画出的东西就不一样。老师应该求同存异,支持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不敢下笔创作的同学,教师要多加鼓励使其自信;个性张扬的同学要教导他们注重表现手法,让作品更有深度,不能过于表面化。美术教育的目的应是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活力、有个性的人,这样美术的世界才会缤纷多彩[3]。

  3.3融合多学科,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不是每个学生都对美术抱有极浓厚的兴趣,由于心理差异和认知差异会出现偏科现象,结合他们喜欢的科目讲课就会让他们对美术产生兴趣[4]。例如在教同学们画梅花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们说出一些和梅花有关的诗句,借此引出课堂主题,了解了梅的特性,作画会更有感觉,也可以在画中展现对梅花的理解,真正感受到梅花的美;或者学习山水画的时候,可以先拿一幅名画让同学们欣赏,假设是黄山,等他们看完,可以问他们黄山坐落于哪个地方,为什么会有烟雾缭绕这样的美景,这样喜欢地理的同学就会积极回答,认真听课。不论是诗歌还是美术成品,都有助于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结语

  美术教育应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让他们直观感受、欣赏艺术,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体现了追求美的态度,而提高艺术修养彰显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参考文献:

  [1]周有仁.浅谈高中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31(4).

  [2]张贵珍,陈旭.浅析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欣赏[J].科技信息,2011,15(11).

  [3]陈丽.发现:美术教学中的新窗口[J].华章,201O,9(16).

  [4]王协辉,周福青.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23(10).

 与审美能力有关的高中美术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