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节是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最大的节日之一。回族过开斋节都有哪些习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回族开斋节的习俗介绍。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中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开斋节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回民则称为叫“小尔德”。它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早晨八点以后,回族群众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代·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
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饣 果)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开斋节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在回历每年十月。犹如汉族的新年一样盛大隆重。为了这个节日,回民讲究“大净”。打扫卫生,布置房间、穿最整洁的衣服。在这个节日里,家家要炸汕香、油果、馓子,摆出红枣、糕点、花糖来招待客人。回民各户在这个口子里要互相登门,庆贺节日快乐。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来宴请亲朋好友,并且人们还要相互赠送油香,油果,馓子等。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十二岁以上,女子九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口落前,不得进食为开斋,届时要欢庆三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
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口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十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妇女在月经期川也可以不用守斋。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
据伊斯兰敦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穆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目前,世界各国穆斯林都要在开斋节这一天举行礼拜和其他庆祝活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开斋节的这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为什么要封斋呢?穆罕默德四十岁那年(西吉来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给了他。因此视“莱麦丹”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九月封斋一个月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