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栏目类别:我爱答案网

《边城》摘抄及赏析

更新时间:2018/2/6 16:04:00  手机版

  《边城》作品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精彩片段摘抄一

  茶峒小镇的生活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当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比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一章。题目为编者加)

  赏析

  这几段描写翠翠和祖父闲适淡然的日常生活,表现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

  沈从文先生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笔法极为细腻。如第三段中描写翠翠看到喜欢的牛羊与新娘子,抢着拉船,并“懒懒地攀引缆索”,刻意将船速放慢,让这些新奇的东西能在船上多待一会儿,让自己好好看个够,表现出翠翠的能干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另外,作者还以景来衬托人物形象。边城山青水清,养育了翠翠的清纯天真;溪水、黄狗、渡船、牛羊、迎亲曲子等相互调和,渲染出浓郁的湘西风情,映衬出翠翠的乖巧活泼。

  《边城》精彩片段摘抄二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为起点,税关前为终点,进行比赛。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当当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一章。题目为编者加)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全茶峒人在端午日这天,争相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乐场景。作者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又是按照赛龙舟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显得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比如对河上赛船的场面描写,作者在描写时准确把握住了几个特点:写人员的多而复杂,突出场面的热闹;写赛手的活动,突出场面的紧张;写两岸人的呼喊,突出场面的欢快;写锣鼓、鞭炮的震响,突出场面的紧张、热闹……文字富有感染力,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边城》精彩片段摘抄三

  翠翠与傩送

  (翠翠在焦急地等待爷爷同她一起回家时),翠翠误会邀她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的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吓了黄狗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因为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黄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

  翠翠说:“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那人便笑着说:“他从河里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见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

  翠翠带了点儿惊讶轻轻地问:“二老是谁?”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都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二章。题目为编者加)

  赏析

  这几段叙写翠翠和二老傩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相逢不识,翠翠只当二老是一般轻薄男子;过后才知此人就是众人口中神一样的傩送。

  文中的语言富有地方特色,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翠翠和傩送的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答、斗嘴,鲜明地表现出翠翠正直、外柔内刚的个性特征,表现出傩送的机灵、善良、大度。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是翠翠误会傩送的话,以为欺侮了自己,所以嗔怪恼怒而骂人。“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是傩送因翠翠骂人而吓唬她。好心不得好报,不仅不发火,反而陪上一脸笑,表现出傩送的宽容大度。

  翠翠说“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意思是这个轻薄男子不值得你叫,但是傩送却听出是要狗不要向着好人乱叫。简短的语言表现出了边城人民美好、纯朴的心灵世界。

  傩送一番好意却挨了翠翠的骂,但还是托人专程送翠翠回家,突出边城热情、淳朴、友善的民风,也为下文翠翠对傩送产生爱意做了铺垫。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文库大全
 作文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网 娱乐新闻  我爱答案网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