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15
09

如何优化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韩相欣

  摘 要:只要我们全身的融入到实践新课程这项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小学科学课也能因农村的特色环境而上出质量、特色。

  关键词:农村科学;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能力和情感。但在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师资力量的薄弱,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用具的缺少,一些科学活动表面化,难以让学生深入探究。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让农村小学科学课也能因农村的特色环境而上得精彩呢?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下优化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合作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如今农村小学教师总体师资偏紧,许多的学校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安排到科学学科上来。加上有的大多数人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认为科学课是随便哪个教师都能上,造成很多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在上科学课。各个完小都是由担任语、数等重要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任务的繁重让一线的农村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所以科学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经验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以我就如何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交流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二、改进现有教具,利用农村的资源自制教具,优化教学资源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科学教材内容编写的理念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恰恰符合了儿童成长的特征。作为科学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没有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那是不可能的,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和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而事实上,农村小学中,实验室里的仪器与教材不配套,根本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加上农村小学资金困乏,对添置实验器材根本没有计划。科学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让学生的分组实验改成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者由老师来讲解实验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现象了。为了确保实验的开设率和成功率,我主要从下面两方面去挖掘:

  1、改良原有实验教具。去年我们有一次大规模的学校教学设备达标验收,那次验收中农村小学也基本配备了常识课中所配套的教学仪器。有关于沉浮的实验盒、电流实验盒、光学实验盒、热学实验盒、声学实验盒等。这些实验盒中很多实验器具,我们还可以“古为今用”。如我们在上《沉浮》单元时,学校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学具盒,我们把先前用过沉浮实验盒中的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拿过来分析物体重量与沉浮的关系,一样也很自如。

  2、利用农村资源自制教具。在探究活动课中,虽然城镇学校有着充足完美的器材供学生实验,但在探究生态环境方面,优势还在农村学校,因为农村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材料。比如在上“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这些课时,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随时而且很快地找到一些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在上《蚯蚓的选择》这课时,学生能随便地到田边、地沟找到蚯蚓来探究。有些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要费时完成,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满口答应,课后却没有行动,我就创设情境,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科学纪律意识,优化学科教学质量

  科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教学中难以调控好课堂纪律。这也是科学老师上课的成功关键所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庭的生活环境,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为了能早日跳出龙门,他们自觉地以分数作为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如何面对考试,如何提高分数。因此,在课堂中有些学生经常做小动作、说悄悄话或做语数作业。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学习成绩,认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分数有没有无所谓。其二,教师课堂调控的缺乏。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一,与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其孩子在科学课堂上的不好表现,再尊重其意愿告诉他们,小学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要打好基础,让家长明白这门学科同样重要,督促、关注其孩子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其二“科学纪律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制定一些比较合理的、可行的教学常规,并严格监督执行。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听的规则。(1)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能做小动作或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清楚要求自带的实验材料准备好;4、实验中听清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

  2、停的规则。(1)在实验环节中要求停止实验,老师先喊;“停”,再边拍手边喊:停、停、停。要求学生跟着喊“停”三次,这时实验没做好的小组都要立即停下;(在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时,该组汇报的是没有完成实验的原因。)(2)在室外探究时,听老师吹哨子。

  3、记的规则(先分组,按桌位顺序分成: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调度员四人为组,各负其责并要求轮流调换。)(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涉及到数据的一定要及时记录下;(2)认真完成课外的科学调查与实验,并做好记录。在学生明确了以上的课堂规则后,我就经常及时地反复巩固,直到学生养成一种课堂意识,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仅是自己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思考,我觉得小学科学课优化教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的农村科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总结提高。只要我们全身的融入到实践新课程这项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小学科学课也能因农村的特色环境而上出质量、特色。

« 上一篇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