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从而节约课上教学时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只利用粉笔、黑板、讲台就完成了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运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
3、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操作等综合能力。
4、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只是随大流儿的进行跟风,而没有实质的内涵,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师:昆虫家族今天开了个舞会,它们正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只有它们的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出现。”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为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特征做铺垫。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很好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極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列宁也曾说过:“幽默是一种美丽的健康的品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运用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进行数学探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功到自然成。”这些都说明了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现行教材的习题量比较少,给教者留下了足够的补充空间,所以教者要根据教材内容、本班实际,适当设计、选择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设计选择的习题应包括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开放性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开放性练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树有多少棵》一课时,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还能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学会从情境中找出有效信息的方法,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的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长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25):73-74
[2]樊朝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7(28):45-46
[3]张俊玲,王秋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6(27):147-148
[4]张世杰.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8(09):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