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生本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8/5/19 10:09:00  浏览量:3185

  【摘要】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内心需求.生本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生本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本教育模式;初中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采取暴力打骂的方式,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还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在目前的教育中,笔者认为生本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更快乐、更积极的状态中学习.生本教育模式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新型模式.以下,笔者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具体例子,为大家探索生本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学习

  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时,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只让学生看看教材就算是完成了预习的任务.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助长他们懒散的学习态度.笔者采用了生本教育模式,针对课前预习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第一,笔者在课前设置情境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比如,在学习“正方形”时,笔者想到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于是便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问:大家找一找身边中含有正方形元素的物体有哪些?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第二,学生反馈问题情况,从而掌握他们的预习情况.在课前预习时,教师有时候并不能轻易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于是,笔者便想到一种办法,即布置预习任务.比如,笔者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的正方体物品时,将这些物品的特点记录下来,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然后总结出正方形的本质、规律.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抄袭作业,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如果教师固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单纯让学生简单地看教材、背知识点,这样只会让学生陷入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中,使其始终在一种僵硬化、教条化的方式中进行学习.但在生本教育模式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学生反馈问题情况的方式进行预习,就可以让他们在一种主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以小组的方式探究问题

  教师在以往的授课中作为主体中心,往往较注重在讲台上讲解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知识,又是否将其内化、吸收,这样就会忽略其个性化需求.笔者建议采用小组探究问题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發言,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为大家做进一步地分析.

  首先,笔者让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然后让各小组以民主化的方式安排好组内成员分工.有的学生负责引导;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有的学生负责补充;有的学生负责纪律;有的学生负责发言等.

  其次,笔者结合所学的内容设置问题,让各小组进行探究.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笔者向各小组提问:一个正方形如何能变成三角形呢?它变成三角形后有什么特点呢?然后让各小组通过折叠纸张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得出最终的结论.

  再次,笔者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在各小组探讨完以后,各小组派选代表上台就上述问题给出答案,并说出各自的理由.

  最后,笔者针对各小组的结论做进一步地补充、说明.笔者在进行讲解时,会穿插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内容,并自然地引出它的特点、性质、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输入到了他们的脑海里.

  通过小组探究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的方式,笔者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效率也得以显著提升.

  三、建立学习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学习评价机制中,教师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样的后果就会造成教师垄断评价机制的局面,而只以教师的价值判断为主,可能会产生误差.笔者的做法是:第一,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第二,学生给教师进行评价;第三,教师给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的评价形式不仅要有对学习情况的评价,还要有对学习行为的评价;给予教师的评价形式不仅要有对教授情况的评价,还要有对教授行为的评价.

  第一,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一元二次方程”为教学案例,在学完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后,笔者让学生评价组内哪个成员将这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掌握得扎实了?哪个成员在学习时非常认真?

  第二,学生给予教师评价.比如,在学“圆”的理论知识时,笔者让学生针对笔者的教学方式做出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是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圆的性质、特点,笔者的哪些行为应该进一步完善?这都是笔者让学生进行评价所要了解情况的问题.

  第三,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笔者针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行为通过学习手册的方式进行了评价,并在线上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以便于其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公式、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给教师评价、教师给学生评价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正确地运用生本教育模式,也才能大大地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他们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以上就是笔者针对生本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总结出的方法.当然,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教学方法中还存有欠缺的地方.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地摸索,从而更好地将生本教育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与生本教育有关的初中数学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