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更新时间:2018/5/13 10:11:00  浏览量:2815

  【摘要】在新课标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任务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分别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养成的意义和从教学实际情况中提出四种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这两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方法

  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其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又是最关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他认识到良好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逐步培养,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一、培养数学思维的意义

  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接受教育不仅只限于接受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也不仅与先天智力有关,还应该和后天的家庭、学校教育有关。有些孩子接受数学知识能力较强就能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而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而有些接受能力差的孩子,无法准确理解所学知识,只有先死记硬背下来,碰到相同题型的话,还比较容易解决,若碰到较生疏题型,就会手足无措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简单传授新知识,而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此外,小学数学知识有简单有困难,有抽象有具体,但所有的知识之间是有内部联系的,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才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二、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家長的不懈努力和培养,只有在学习时,不断引导学生,锻炼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让他们用数学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渐渐渗透,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发展成一种能力。

  (一)改变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于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个长期渗透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智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对于很多抽象概念无法很好的理解,于是需要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一种方法能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简单,还能将复杂的定理、公式变成容易理解的图形,这就是数形结合法。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解放思路,发挥创新思维,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真正的理解所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直观生动的东西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灵活思考,以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吧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图形,利用计算机做成动画,作为演示,呈现在学生眼前,把问题具体化,在轻松环境下达到教学目的。或是在讲解加法运算时,可以把生活中的苹果、梨、猫、狗等小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当作教具进行讲解。

  (二)实践检验真理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培养其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应多安排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感受,加深知识点的理解,灵活掌握。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问题时,教师先从概念上讲解圆柱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说出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圆柱。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还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这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拿出来,通过装沙子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观察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再让学生亲自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达到教学目的。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身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如果教师可以把数学理论变得生活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使数学理论灵活运用于生活,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例如,在小学生学习20-29这些数字时,教师可以引用乘公交车这样的场景,将小学生带入数学情境中。先将牌子(0-9)按顺序立好,将全体同学分为十组,分别搭乘不同车次,带同学们去看画展。随后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乘车次,并在牌子后面站好,确认是否有站错现象。到达目的地后,提出换乘要求,于是引入20-29是个数字,同样立好牌子,重新分组,还是靠自己找到所乘车次,站好队,最后检查有无站错现象,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组织下一步的教学。

  (四)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对自身自制力较差,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引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愿意走进数学课堂,学习更多知识。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爱好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培养和学生之间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要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调节课堂氛围,调动他们积极性,慢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总结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学中很关键的部分,因此,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立体化的方法,再结合学生的个性条件,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和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59-61.

  [2]温玉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2017(01):168.

  [3]张贻群.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2016(06):215.

 与数学思维有关的小学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