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浅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更新时间:2018/2/28 10:44:00  浏览量:3038

  【摘要】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练习效率,教师就必须精心地设计练习。但目前的练习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针对性地设计练习,体现练习的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新的内容伴随而来的肯定是练习。数学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整合。因此,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所得,我觉得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并巩固已学内容,必须要让练习“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数学,而不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枯燥的算式和相似的题型。那么怎样设计练习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

  一、练习设计的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即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抽象出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最后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些生活性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并能够应用数学于生活。

  案例一:

  在教學过程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假如我们班一共有36个人去江南长城游玩,门票是每人50元,如果超过40人就可以享受八五折的优惠,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这是一个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需要考虑设计出最优方案。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全班总共只有36人还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五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去50×36=1800元。这是一般化的方案。方案二:因为40张门票可以享受八五折优惠,所以买40张的话,需要花50×40×85%=1700元,比第一种少花100元,所以就买40张。方案三:可以先买40张共花去1700元,然后把多余的4张票卖给其他游客,就可以得到50×4=200元,相当于买36张票只花了1500元。

  这道练习涉及“打折”这一相关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使学生在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的设计尤其要能激发学生趣,体现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任务。以往的练习常常是以单一的文字形式出现,容易使学生乏味疲劳,有沉重感、紧张感,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促使学生脑、口、手并用。呈现方式要灵活,趣味性要强。呈现方式的不同,可以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兴趣。

  案例二:

  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设计下列练习题:小明做了8道题,他把得数从上往下读,正好是他家的电话号码,请你照样子写出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和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的算式。

  小明家电话:88740153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我家的电话:( )

  9-1=8

  2+6=8

  4+3=7

  4+0=4

  7-7=0

  5-4=1

  8-3=5

  2+1=3

  这样的趣味练习设计,不仅让学生练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也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这样一种充满趣味的氛围中,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引起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从“要我练”变成“我要练”,更增加了练习的乐趣。

  三、练习设计的开放性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开放性题型,以便让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其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达到激发并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案例三:

  一本科技书有240页,小松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三分之一,第二天又看了全书的五分之二,那么第三天看了多少页呢?因为没有讲明第三天看完了书,所以第三天小松可以看了1–64页中的任何页数,也可以是一页都没看。

  这种习题,不但使学生理解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而且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的大脑,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四、练习设计的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基本式到变式的顺序来安排,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在设计数学练习时,不管在练习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在练习形式的呈现上,都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

  案例四:

  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有层次性的习题。

  1.第一层次(基本题)

  简便计算下列各题:25+238+45;27+32+73+18

  2.第二层次(变式题)

  简便计算下列各题:(56+34)+(144+66);(125+36)+(75+67)

  3.第三层次(综合题)

  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请简便计算:(72+26)+(174+28);(68+56)+32+44;(75+48)+177

  4.第四层次(发展题)

  简便计算下列各题:999+99+9+3;1+2+3+……+17+18 +19+20

  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发现练习的难度是层层递进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循序渐进地拓展、延伸知识,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合理地选择范例和练习题,练习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需注意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练习设计,不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方翔.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设计[J].青海教育,1996(Z1):82-83.

  [2]胡曼玲.练习设计的几点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 1994(05):28.

  [3]季仲彬.对提高小学数学设计有效性地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 2010(35):56-57.

 与练习设计有关的小学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