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能倾向,来合理地设计一定的情境内容,设置的教学情境必须要有针对性,同时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所感兴趣、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在教育教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还可以将教学要点充分体现出来。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情境教学逐渐成为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展开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体验中感受学习快乐。
一、应用变化多样的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例,《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的水解这一课时中关于分析盐类的酸碱性的教学时,在学生的旧知识中,认为盐大部分都是显中性的,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中来证明盐的酸碱性。情境设计:分别取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铵溶液于三支试管中,测定溶液的pH。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发现,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通过上述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结果并非之前所认识的那样,促使学生重新检讨自己的认识,纠正错误或片面的看法,使认识得到发展。
二、进行团队合作情境设置,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学生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也需要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团队合作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进行某项化学实验时,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组三到五个学生,让他们去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而在这个小小的团队里,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重要的,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一起动手,共同交流。而这种团队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进行“原电池”活动时,要让学生之间协调分工,自己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原电池,如:简易的原电池装置(水果电池等。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原电池的原理要点。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中能够掌握化学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方法策略。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拥有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明白集体的优势,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创造对比情境,便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化学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创造对比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巩固以往知识,还能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扩宽视野。例如都具有漂白作用的木炭(二氧化硫和氯气,要想有效区别三者,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将三种物质的性质(漂白的原理(效果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都列举出来,并且填写在对比表格上,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这三种物质。这种对于化学物质性质的对比情境设置,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式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衣食住行、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其中都渗透着大量的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身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生活式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为学生展示中国四大菜系和不合理饮食的案例图片,并对学生说:“同学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但尽管如此,各种疾病还是有增无减。人们都说‘病从口入’,可见我们的日常饮食与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合理选择饮食,以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真正做到营养均衡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阐释。”这样,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场景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辅助工具是化学创设情境的理想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创设化学情境,可以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生动地描述各种抽象的微观结构,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动画进行演示,解决学生对化学中物质微观结构抽象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一个感性认识的缺陷等问题。
例,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的碰撞理论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比较直观的Flash动画,通过观察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对碰撞理论的知识更容易掌握。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把规模宏大的化工生产全貌、生产流程等详尽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原来枯燥的工业生产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化学知识能联系生产实际,保持学习的兴趣,如工业炼铁、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等,都可以通过录像、课件等方式把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多媒体给学生及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人机交互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挖掘学生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辉蓉朱德全《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J]西南大学学报2007(9)
[2]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00(6)
[3]齐艳丽《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时间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
[4]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